【概要】近日,對于蔡曉勁來說是個難忘的日子,首批200頭育肥豬順利出欄。位于重慶市萬州區白羊鎮魚泉社區7組的萬州綠康生態豬養殖場,共有12個養殖單元,年出欄生豬1.5萬頭。與此同時,區委、區政府將該項目作為全區重大項目打表推進。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養出“產業鏈” 串聯產前、產中、產后環節
成績來之不易,應當倍加珍惜。在萬州經開區新田生態工業園,萬州德康農牧科技有限公司飼料廠項目已經完成場平施工,具備開工條件。人才注入、科技攻關也為養豬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8月18日,萬州區人民政府與重慶市畜牧科學院聯合組建重慶市畜牧科學院萬州分院簽約儀式在萬州舉行。
近日,對于蔡曉勁來說是個難忘的日子,首批200頭育肥豬順利出欄。“今天我們綠康生態豬養殖場首次出欄,見到了效益,我非常高興。與德康集團的合作方式很好,一是生產安全有保證,二是利益有保證,我們對以后的發展很有信心。”
位于重慶市萬州區白羊鎮魚泉社區7組的萬州綠康生態豬養殖場,共有12個養殖單元,年出欄生豬1.5萬頭。養殖場于今年2月投產運行,經過6個月的養殖終于見到收益。
綠康生態豬養殖場的首次收益,離不開萬州有關部門、鎮鄉街道和企業協同聯動,推動萬州區百萬頭生豬生態養殖產業項目圓滿實現生態豬場竣工達產。
隨著百萬頭生態豬項目的竣工達產,萬州加快推進飼料廠、屠宰廠、有機肥廠等后續項目,力爭早日建成全產業鏈,實現產值100億元的目標。
打出“組合拳” 全力確保項目有序推進
為全力保障百萬頭生態豬項目建設實施,萬州打出“組合拳”,制定出臺若干政策,各部門全力配合,積極支持項目發展。
產業扶持類,制定出臺《山地高效型農業發展扶持管理辦法》,采用“先建后補”“以獎代補”方式,分類補助主導(特色)產業基地建設、農林產品產地初加工及商品化處理、農林產品品牌創建。制定出臺《鼓勵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和貧困戶合作發展有機農業產業化建設項目扶持辦法》,采取“以獎代補”方式組織村集體經濟入股生態豬養殖場享受固定分紅,推動集體經濟與產業發展有機結合。金融服務類,制定《經營主體貸款貼息辦法》,與市農擔公司合作設立經營主體創投基金4525萬元,采用“直投+跟貸”的方式為新型經營主體提供資金支持。開展產業融合發展項目貸款貼息,以建立了農戶利益聯結機制為貼息對象,在財政資金有效支持融合發展的同時,有助于農民在融合發展中利益共享。政策保險類,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和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通過保費補貼等方式,分散農業風險,促進農民收入可持續增長。
與此同時,區委、區政府將該項目作為全區重大項目打表推進。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推動,多次召開區委常委會、區政府常務會、專題會和現場會,研究相關問題,督促項目推進。制訂出臺若干政策,積極支持項目發展。區政府成立了專門領導機構,區農業農村委抽調專人組建項目辦,統籌協調項目實施;區農業農村委、區發改委、區交通局、區水利局、區生態環保局、區林業局、區規自局、三峽農業集團等相關職能部門主動作為,為項目建設提供全方位服務;成立重慶三峽有機農業生物工程技術中心,加強生豬生態養殖技術研發,推進益生菌在養豬生產中的廣泛應用;區財政按每個養殖單元40萬元,獎補村集體經濟組織,入股家庭農場,發展生豬養殖;49個涉農鎮鄉街道紛紛行動,全力推進項目建設。
“為確保全區百萬頭生態豬項目順利推進,區農業農村委組織畜牧獸醫專家,分片包干、定點開展技術幫扶,在項目選址、規劃建設,以及疫病防控、生產管理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指導。”區畜牧技術推廣站負責人介紹,全站共分成8個組、16個專業技術人員,點對點地對每一個養殖場進行建設指導、進度督促。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三年來,凝聚強大合力的百萬頭生態豬項目在今年上半年圓滿完成了建設任務,實現了新增百萬頭生豬產能的目標。
養出“產業鏈” 串聯產前、產中、產后環節
成績來之不易,應當倍加珍惜。
百萬頭生豬產能目標的實現,只是萬州生態豬產業發展的起點,目前萬州正加快推進飼料廠、屠宰廠、有機肥廠等后續項目,力爭早日建成全產業鏈,實現產值100億元的目標。
在萬州經開區新田生態工業園,萬州德康農牧科技有限公司飼料廠項目已經完成場平施工,具備開工條件。作為百萬頭生態豬產業的配套項目,這個飼料廠占地56畝,達產后年產飼料50萬噸。
“我們公司的飼料廠建設項目在區委區政府,以及萬州經開區等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經完成場平施工,正在辦理最后一個手續,手續結束之后,預計在9月能夠正式啟動施工建設。”重慶萬州德康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熊小榮說。
萬州百萬頭生豬生態養殖產業項目共計投資25億元,建設內容包括3800頭祖代種場、50萬噸飼料加工廠、百萬頭生豬屠宰暨食品加工廠,以及有機肥工廠等配套項目。打造集生豬種繁育、飼料加工、屠宰分割、環保防疫、冷鏈運輸、糞污資源化利用等貫穿始終的全產業鏈。預計整個項目建成投產,可實現年產值約100億元。
區農業農村委養殖業科科長陳方春表示,作為區農業農村委的職能科室,將按照項目指揮部的要求,在飼料廠、屠宰加工廠,及有機肥加工廠的建設中,我們將全力做好服務,在用地協調、手續辦理上積極作為,爭取項目早日建成投產。
人才注入、科技攻關也為養豬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8月18日,萬州區人民政府與重慶市畜牧科學院聯合組建重慶市畜牧科學院萬州分院簽約儀式在萬州舉行。按照協議,重慶市畜牧科學院萬州分院將組織開展項目申報、平臺建設、綠色高效養殖、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畜牧大數據建設及畜牧設施設備研發等領域全面合作,通過聯合研究、項目合作、產業轉化等方式提升協同創新水平,推動萬州區生豬產業轉型升級、促進養豬業高質量發展。
“重慶市畜牧科學院萬州分院在萬組建后,要真正發揮作用,將分院對畜牧業產前、產中、產后發展的支撐作用強力展現,將萬州亟需解決的生產難題作為科技攻關的重點逐一攻克,將萬州生態豬產業轉型升級的建設加快推進。”區畜牧技術推廣站負責人表示。
目前,一個集生豬繁育、飼料生產、屠宰加工、肉類加工、冷鏈流通的全產業鏈集群正在逐步形成,將串聯產前、產中、產后環節,實現全產業鏈產值100億元。
